查看原文
其他

官方统计数据说这些城市正在涌入更多人口,它们会变得更好吗?

2017-01-21 新一酱 新一线城市研究室

每座城市到底有多少外来人口?


他们的数量这些年来增减变化如何?


每座城市的人口流入和流出到底怎样在发生?


城市间的人口迁徙路径画得出来吗?


以上这些都是新一酱一直一直想解决的问题。


起先,新一酱觉得这并不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各城市政府每年都会公布自己的人口数据呀。于是新一酱花了一些时间整理了2009年到2015年之间所有地级城市的统计公报,并提取出了这7年间各城市的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数量。


然而数据太令人失望了——的确,每座城市都有人口数据,但它们多数只是户籍人口、常住人口或者总人口中的任意一种。统计在一起,只有27座城市拥有7年内完整的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据,这还不到330多个地级城市的10%。新一酱原本想分析人口结构逐年变化的愿望落空了。


退而求其次,新一酱只好选取了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数据,以及统计公报能查询到的最新年份——2015年的人口数据。这次总共覆盖了99座城市。



中国主要的城市群有21个,其中国家级城市群有11个,除了我们熟悉的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还有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哈长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


我们把这99个城市划归到它们所在的城市群中来分析,最终结果以城市群中有数据的城市的平均值来体现。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统计口径中并没有外来人口的统计,我们简单地拿常住人口减去户籍人口,以计算出的非户籍人口数量来表示外来人口。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是,99座城市的数据并不能覆盖各个城市群中的每座城市。而新一酱以城市群计算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不同区域人口变化的趋势,因此在图表中特别加粗了其中样本较多的城市群,它们的数据准确性更高一些。



可以看出,尽管2015年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外来人口的数量较2010年平均增长了3.6万人和3万人,但外来人口的占比分别下降了0.4%和1.2%。而外来人口数量增加最多的是京津翼城市群,平均增加了85.2万人。


从城市来看,六年间泸州、武汉、天津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都大大增加了。




泸州就是那个泸州老窖的四川泸州,作为长江上游的港口城市,它的外来人口占比变化在有数据的99座城市中最为明显。


泸州2010年外来人口占比的数值还是负数,也就是说泸州的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少83万人。到了2015年,外来人口占比上升至18%,泸州的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多了77万人。


北京、上海的外来人口数量并没有大家预想中增长得多。与2010年相比,2015年京沪两城的外来人口数量各增长了119万人和98万人。而在车程距北京仅125公里的天津,外来人口增加的数量是北京的近2倍。


西双版纳和三亚的外来人口增长离不开旅游城市的属性。有关买房、租房去三亚过冬的候鸟老人的报道,每到冬天就会出现。根据当地政府的统计,每年约有40-50万退休老人来到三亚,而当地2015年的户籍人口也就57.25万人。显然大批量旅游、度假性质的外来人口的进入,也会相应吸引更多的服务业从业者。



外来人口数量的增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吸引力,用更直观的话来解释就是工作机会和生活质量的平衡度。深圳2015年有783万的外来人口,总量仅次于北京和上海,外来人口占比也仅次于东莞位列第二,高达69%,不过,深圳的外来人口占比和2010年相比下降了7%——这与深圳相对宽松的落户政策也有一定的相关度。


如果我们单看外来人口数量增长与减少的图表,同属成渝城市群中心城市的重庆和成都,六年间外来人口的变化相差很大。不管是2010年还是2015年,重庆的常住人口都比户籍人口少,流出现象严重,但却在逐年回流。成都的常住人口一直比户籍人口多,但六年间外来人口却在不断减少。


新一酱想知道这99座城市所覆盖的珠三角、长三角、京津翼、海峡西岸和成渝城市群间的人口流动和到中心城市距离有没有关系,所以计算了这五个城市群的周边城市到中心城市的公路距离。




对地处内陆的城市群而言,城市间的经济活动离不开公路运输。另一方面公路距离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间的经济活动和人口流动成本。


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铭在《空间的力量》一书中就阐释过城市群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既向心力又有离心力的影响。从城市地理经济学意义上来说,城市群的经济聚集效能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这样的经济效益也就带动了人口的流动。不堪房价重负的老上海人选择搬去紧挨着市域边界的太仓市浏河镇居住,或是年轻人直接离开上海到苏州工作。这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北京和天津这两座城市。


在京津冀城市群,天津、唐山和张家口的常住人口数量增加与到北京的距离成反比——当然其中不能忽略天津自己的经济发展。


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对周边城市有辐射作用,周边城市也在一定程度上享受着中心城市的溢出红利,看沪苏和京津的关系就能很好地理解。


但这不绝对。相比城市之间的距离,城市的人均GDP与常住人口的增幅有更显著的相关性。


我们在分析城市人口时,常常会计算人口密度的概念,通常情况下,都是用人口÷全市面积。但全市面积是行政区划概念,它并不能实际反映城市实际的大小。


中国的统计部门一般用“建成区”这个概念来代表城市在地理概念上的城市化程度。《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对建成区的解释是“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区域。”


既然是研究城市人口,我们更在意的是实际意义上的城市人口。所以我们用2011年和2015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总人口除以建成区面积计算出建成区的人口密度。(这两本年鉴统计的是2010年和2014年的数据,总人口为户籍人口)。



同样从城市群的视角看,新一酱发现了一个和大家实际感官不太符合的结果——所有城市群的平均人口密度在2010年到2014年都下降了。在人口数量并没有出现显著性下降的情况下,只有建成区面积扩大这一个解释。



建成区面积平均增幅最大的是珠三角城市群,群内每个城市平均增长了145.9%,是对应人口增幅的28倍。其中东莞2014年的建成区面积比2010年多了830平方公里。连平均总人口在2010年到2014年下降的城市群,他们的建成区面积同样在上升。也就是说城市人口的聚集度因为建成区面积扩大更为稀疏了。



长三角建成区面积增幅是与人口增幅相对一致的城市群,前者增幅大约是后者的3倍。即便如此,绍兴的建成区面积也有92%的增长。



新一酱很少做纯官方的数据分析,一是各城市的数据缺漏严重,且时效落后。比如现在是2017年年初,《2016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统计的是2015年数据)还没出。二是官方数据的水太深,新一酱作为一个外部分析者并吃得准其中的水分。前两天爆出的辽宁省经济数据造假新闻让新一酱心里咯噔了一下——以后大概是要更谨慎地使用官方统计数据了。


所以这次各个城市的人口数据分析只能是一个年前预热。春节之后,新一酱会回到自己擅长的“大数据方法”,来分析下更真实的人口流动,解决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


好了,祝挤在每年一次的人口迁徙大潮中的你,新年快乐!


文/毛怡玫 视觉/王方宏



点击关键词 看我们做过什么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成都 杭州 武汉 天津 南京

重庆 西安 长沙 青岛 沈阳 厦门 苏州

合肥 哈尔滨 东莞 昆明 南昌 温州 贵阳

珠海 徐州 三亚 义乌 延边 玉林 乌镇

纽约 巴黎 香港 台北

潮牌 滴滴 798 Airbnb 全家 摩天轮 春节

排水系统 日系 看日出 海归 宜家 国民小吃

健身房 地铁拥挤 垃圾处理 路网 公共自行车

涂鸦  戏剧 高楼 地铁 文创 诚品书店 

 酒店 国庆 高铁 摇滚 Nice 民宿 海淘 

二手房 酒吧 航班准点率 咖啡馆 共享经济 

12306 音乐节 旅游 Kindle 琅琊榜 淘宝 

中超 便利店 合作办学 电影节 鲜花

相亲 开发区 自由行 租车 撤县设区 运动员

商住 泳池 DIY手工坊 宠物医院 房价2016

饮品店 大学城 装修 下厨房 睡眠 吃水果 

全家在苏州 高速公路 冰淇淋店 历史建筑

新一线大榜单 运动城市 创新城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